“我们的心总是处在忙碌状态,而且不幸的很少全然独处,所以人类创造图像以寻求内在的抚慰。因此,当我们亲眼目睹一幅绘画作品时,总会触及内心深处并将那份感动反映到我们眼前的作品上。”这段文字记录在13世纪一份最受欢迎的中世纪布道书中,而这段话受欢迎的时期正好切合本书所谈论的时间:哥特时期。在这段以视觉为主的年代,更多的是透过图像来帮助传达,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视觉文化的价值。
《哥特艺术》作者采用全新的现代视觉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将艺术品还原到它所处的历史语境中,去探寻创作它们的初衷,研究那些给石头关注生命的哥特艺术家们及其作品,那些象征神圣的艺术品中所蕴藏的道德的真理,以及在那个神秘而庄严的时代宗教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较于那些兼具百科与学术性质的艺术史论著而言,作者摒弃了包括建筑、绘画、雕塑及工艺品在内的不同艺术流派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传统,突破教科书式离散的架构及叙述方法,以一种生动而特别的组织形式,新鲜而充满感性的文字,跨越时间与领域的界限,还原哥特艺术形成发展的过程,探讨建筑、绘画、雕塑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有趣的是,尽管时代是严肃的,但作者的叙述是轻松的。他以漫谈的方式向人们徐徐讲述了一段有关“哥特”的历史故事,展现了自12世纪至16世纪这近400年间哥特时期欧洲社会丰富的艺术生活及社会形态。
而阿希姆·贝德诺兹,这位将自己定义为“神圣处所的守望者”的天才摄影师,用他的相机成功地记录了当时这些艺术品最珍贵的原始画面。此次,他利用复杂先进的拍摄技术,最大限度清晰直观地再现了那些平日无法看到的艺术品原貌。他试图引领读者尽可能地“靠近”艺术品,甚至带来超越现实的感官享受。翻开每一页,扑面而来的震撼力如身临其境一般,酣畅淋漓地展示了艺术品的魅力。
在资深艺术史论编辑罗尔夫·托曼地带领下,德国专业团队10年心血凝结于此,在这近700幅精美图片中,不仅有整页或全跨页的显著的作品细节,甚至还有多幅长达四页的连续折页,可谓完整勾勒出哥特时期的艺术图景,为读者展示了万物濒于幽暗的哥特时期神学艺术的光辉。是为《哥特艺术》。
Author(s): [德] 罗尔夫·托曼 (Rolf Toman); [德] 布鲁诺·克莱恩 (Bruno Klein); [德] 阿希姆·贝德诺兹 (Achim Bednorz)
Edition: Di 1 ban.
Publisher: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Year: 2013
Language: Chinese
Pages: 567
City: Beijing
封面
书名
版权
目录
简介
一 神圣意图的高度体现
城市、城堡、大教堂及建筑师的竞争力
塔
城堡
卡尔斯坦古堡
有关宗教仪式的建筑
作为表现工具的大教堂
大教堂在城市的竞争者托钵修会
宗教仪式建筑的共生类型
皇宫里的小礼拜堂
巴黎的圣礼拜堂
里翁的圣礼拜堂
英国国王的小礼拜堂
视觉艺术中增强的情绪表现
写实主义和宗教题材
艺术家的智慧
二 大教堂的基准和规范
教堂:紧密联系在情感与工艺技术之间的社群项目
为国王而建的教堂 哥特建筑的起源
巴黎圣母院 首都的大教堂
卢昂圣母院 力与美
夏特尔 哥特式大教堂的缩影
布尔日 像宇宙的大教堂
理姆斯大教堂 法国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的教堂
亚眠 大教堂及其建筑师们
法国南部的大教堂
艾伯塔:圣希尔大教堂
西班牙的大教堂 文化变迁中心
托勒多
里昂
马略卡岛帕尔玛港大教堂
英格兰的大教堂 合理与豪华的建筑组合
神圣罗马帝国的大教堂 从艰难调整到超越法国的范例
马德格堡大教堂:创新与传统
斯特拉斯堡
科隆
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 国王的大教堂
维也纳的圣斯蒂芬大教堂 从地区教堂变成大教堂
奥维多大教堂 如艺术品的大教堂
西妥会与托钵修会的哥特式建筑 以大教堂为准则
西妥会教堂与隐修院
唱诗班的席位:礼拜之地,教会象征
西妥会教堂的窗户
肖林
托钵修道会的教堂
葡萄牙巴塔利亚修道院
都会教区的礼拜堂 大教堂的传统
巴塞罗那的海上圣母玛利亚教堂
德国吕贝克的圣玛利教堂
斯塔加德与但泽
荷兰:教区与修道院教堂转变成为大教堂
地方官庇护下的都会区教区教堂
古腾堡的都会教区教堂
三 城市——文化交流与演进的场域
城墙与城门、市政厅和教堂、皇宫和民宅——皆为城市面貌的缩影
城市:防御完整的场域 防御工事、城墙、城门
对内一致、对外和平,乃至高美德
神圣、权力与社群精神 城市的自我呈现
市政厅 中央与标志
威尼斯总督宫
入世教堂:佛兰德斯式市政厅
神的启示·人的忠告
西班牙历史转变的过渡期
城市医院 社群精神的核心与展现
介于城市与宫廷之间 财政大臣雅各·柯尔的布尔日豪宅
佛罗伦萨的达凡扎蒂宫
公共与私密生活:圣吉米纳诺市长室内的壁画
作为皇家包厢的国王阳台:黄金屋顶
汉萨同盟地区的连栋房屋
四 宫廷与骑士的世界
风格化与写实性
城堡的年代
塔式宅邸与城堡建筑
爱尔兹堡
奥斯塔山谷里的城堡
战场上的人生
城堡与狩猎 狩猎宝典——仪式与自然研究
和谐的梦想 贵族与农民的团结合作 意大利特伦托的鹰塔
家具与挂毯 实用性与装饰性
仕女与独角兽
宫廷生活
书中的古典世界 《马内塞古抄本》
宫廷社会的理想形象 《丰饶的日课经》
五 教诲、感动和欢愉
正门、教堂陈设和宗教仪式制品
正门 图像布道的地方
夏特尔大教堂:西面正门
亚眠圣母大教堂:西面正门
理姆斯圣母大教堂的西面正门
洛桑大教堂的正门彩绘
夫里堡大教堂的西面正门
卑尔内修道院附属教堂的西面正门
多罗和巴塔利亚
教堂摆设Ⅰ 祭坛与祭坛屏风
圣母加冕
锡耶纳大教堂的《庄严》 祭坛屏风是城市的缩影
锡耶纳和圣母
“家中圣母”
向圣母致敬
多特蒙德,圣母玛利亚教堂的祭坛屏风
笃信宗教国际化和情感世界
根特的祭坛画 人间天堂
《艾克斯圣告图》
三联画侧翼上的《最后的审判:天堂之路和堕落的诅咒》
鲁汶圣彼得教堂的《最后的晚餐》祭坛屏风
波提纳里的祭坛屏风:发自内心地朝拜耶稣
来世象征的祭坛艺术 晚期哥特式祭坛屏风
圣沃尔夫冈的主祭坛
克拉科夫: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祭坛
布劳博伊伦的主祭坛屏风
凯弗马克特祭坛的祭坛屏风
罗滕堡的圣血祭坛屏风
圣母玛利亚教堂的克雷格林根祭坛屏风
纽伦堡 史托斯在圣塞巴德教堂与圣劳伦斯教堂的主要作品
教堂陈设Ⅱ 马赛克及壁画
马赛克:珍贵的创作媒介
壁画:阿西西的圣方济各会
下教会
佛罗伦萨旧圣塔玛利亚诺维拉教会分会教堂的湿壁画
帕多瓦圣安东尼奥教堂圣菲利斯湿壁画
教堂陈设Ⅲ 石材建筑内的布道——圣坛屏风、讲道坛、圣墓
瑙姆堡大教堂的圣坛屏风
哥特晚期圣坛屏风
意大利的哥特式讲道坛 尼古拉及乔凡尼的作品
哥特晚期的讲道坛
康士坦茨:《圣墓》
覆盖圣物 圣骨匣、圣餐仪式的器具、宗教仪式用悬挂物
圣餐仪式的器具
宗教仪式用悬挂物
六 与上帝同在,与圣徒同行
典范的说服力——生活及艺术
启示录的威胁 宫廷画与圣徒像的教化
《茵格宝诗篇》
《圣路易诗篇》
痛苦与同情 作为典范的《基督受难》
十字架上受难
哀悼基督
圣墓
“虔诚”的特殊形式 女修道院的默祷景象
基督生活的宫廷变体:贵重材质上的情感塑造
雕塑品与装饰品之间:文饰富丽的圣坛组塑
个人虔诚的媒介 虚构与现实
超越现实之美 哥特时期中期与晚期的圣母像
美丽圣母
荷兰的《家中圣母》
七 彰显今世虔诚信仰,以为来世预做准备
从建筑、雕塑和插图寻找宗教的根基及展示
永恒的记忆 王储和高级教士的墓龛
格洛斯特和温切斯特
教宗墓龛呈现出的教会意象
王朝的形势和个人的命运 国王彼德一世与他的情妇伊内丝的墓地
尚穆尔卡尔特修道院 灵魂救赎的艺术
救赎灵魂的绘画 乔托在帕多瓦的湿壁画
梦想和希望 写实主义者的理想
贝里公爵极美日课经
以图像为证 扬·凡·埃克的委托人
伯尔尼的《最后审判》祭坛画
八 哥特艺术的新媒介
玻璃彩绘、绘画及版画诠释出的宗教精神、象征图像及艺术
绘画艺术的源头与发展
夏特尔 设计和叙事
捐赠者的公开展示和隐约显现
玻璃彩绘与镶板彩绘
绘画成为艺术
阿尔布雷特·丢勒 近代早期的版画大师
《启示录》
九 当建筑和雕刻成为艺术
后哥特时期的艺术与艺术家
写实艺术对祝祷者的启示
永生与经验主义 早期肖像画
让·富盖:肖像画大师
艺术与爱情
自我探索和自我描绘 阿尔布雷特·丢勒的自画像
艺术的反思与忧郁精神
后哥特时期的建筑细节 花饰窗格、装饰形式、尖塔、拱顶
花饰窗格与装饰形式
透洞尖塔
柱基与拱顶
理论与实践:文艺复兴初期的后哥特式拱顶
永恒的和谐之美 布雷斯昂布尔格的礼拜堂
哥特形式中的古典语言艺术 伊森海姆祭坛画
附录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