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纲要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one of our users. The uploader already confirmed that they had the permission to publish it. If you are author/publishe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documents,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Simply click on the Download Book button.

Yes, Book downloads on Ebookily are 100% Free.

Sometimes the book is free on Amazon As well, so go ahead and hit "Search on Amazon"

Author(s): 殷国光, 龙国富, 赵彤
Edition: 2
Publishe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Year: 2016

Language: Chinese
Pages: 379
City: 北京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绪论
一、汉语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
三、汉语史研究的依据
(一)历代的书面语言
(二)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三)现代汉语的方言
(四)外语借词
四、汉语史研究的方法
(一)归纳法
(二)历史比较法
(三)结构分析法
五、汉语史的分期
(一)上古期(公元3世纪以前)
(二)中古期(南北朝至南宋前半)
(三)近代(元至清)
(四)现代(20世纪五四运动以后)
思考题
第一编 汉语语音史
第一章 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上古汉语的声母
一、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
(一)唇音
(二)舌音
(三)齿音
(四)牙音和喉音
二、上古汉语的介音和复声母问题
(一)上古汉语的介音
(二)复声母问题
第二节 上古汉语的韵部
一、古韵分部的沿革
(一)顾炎武的十部
(二)江永的十三部
(三)段玉裁的十七部
(四)戴震的二十五部
(五)孔广森的十八部
(六)王念孙的二十一部
(七)江有诰的二十一部
(八)古韵分部的补苴
二、上古汉语的韵部系统
(一)上古韵部音值拟测问题
(二)上古汉语三十韵部
三、上古三十韵部谐声偏旁和《诗经》用韵举例
(一)之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职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三)蒸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四)幽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五)觉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六)冬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七)宵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八)药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九)侯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屋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一)东部
(十二)鱼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三)铎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四)阳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五)支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六)锡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七)耕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八)歌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十九)月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元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一)脂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二)质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三)真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四)微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五)物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六)文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七)缉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八)侵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二十九)叶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三十)谈部
(1)声首
(2)《诗经》用韵举例
第三节 上古汉语的声调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汉语语音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
第一节 《切韵》音系
一、《切韵》的声母系统
(一)轻重唇音不分
(二)娘母独立
(三)俟母独立
(四)禅和船的地位
(五)云匣不分
二、《切韵》的韵母和声调
(一)《切韵》的韵母
(二)《切韵》的声调
第二节 汉语声母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
一、上古到《切韵》音系声母的演变
(一)唇音的演变
(二)舌音的演变
(三)齿音的演变
(四)牙音和喉音的演变
二、中古后期声母的演变
(一)唇音分化
(二)庄章合流
(三)云匣分化,云以合流
(四)日母音值的变化
第三节 汉语韵母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
一、上古到《切韵》音系韵母的演变
(一)之部
(二)职部
(三)蒸部
(四)幽部
(五)觉部
(六)冬部
(七)宵部
(八)药部
(九)侯部
(十)屋部
(十一)东部
(十二)鱼部
(十三)铎部
(十四)阳部
(十五)支部
(十六)锡部
(十七)耕部
(十八)歌部
(十九)月部
(二十)元部
(二十一)脂部
(二十二)质部
(二十三)真部
(二十四)微部
(二十五)物部
(二十六)文部
(二十七)缉部
(二十八)侵部
(二十九)叶部
(三十)谈部
二、中古后期韵母的演变
(一)通摄
(二)江摄
(三)止摄
(四)遇摄
(五)蟹摄
(六)臻摄
(七)山摄
(八)效摄
(九)果摄
(十)假摄
(十一)宕摄
(十二)梗摄
(十三)曾摄
(十四)流摄
(十五)深摄
(十六)咸摄
第四节 汉语声调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
一、四声格局的确立
(一)甲类韵部长入声的发展
(二)乙类韵部长入声的发展
二、四声的进一步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汉语语音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第一节 《中原音韵》音系
一、《中原音韵》的声母
二、《中原音韵》的韵母
三、《中原音韵》的声调
第二节 汉语声母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一、全浊声母清化
二、知照合流
三、泥娘合流
四、影喻合流
第三节 汉语韵母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一、介音的演变和四呼雏形的形成
(一)一二等主要元音的对立消失
(二)开口二等牙喉音产生i介音
(三)非组和照二组细音变洪音
二、中古入声韵演变为阴声韵
三、韵部的分化与合并
(一)东钟
(二)江阳
(三)支思
(四)齐微
(五)鱼模
(六)皆来
(七)真文
(八)寒山
(九)桓欢
(十)先天
(十一)萧豪
(十二)歌戈
(十三)家麻
(十四)车遮
(十五)庚青
(十六)尤侯
(十七)侵寻
(十八)监咸
(十九)廉纤
第四节 汉语声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一、平分阴阳
二、浊上变去
三、入声分化
(一)清入的演变
(二)全浊入的演变
(三)次浊入的演变
第五节 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形成
一、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形成
(一)零声母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精见组细音腭化为舌面音
二、普通话韵母系统的形成
(一)明末北京话的韵母系统
(二)普通话韵母的形成
三、普通话声调系统的形成
(一)入声消失和新四声格局的形成
(二)连读变调和轻声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编 汉语语法史
第一章 名词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汉语名词的特点
第二节 名词前缀“阿”和“老”
一、前缀“阿”的产生和发展
二、前缀“老”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名词后缀“子”、“儿”、“头”
一、后缀“子”的产生和发展
二、后缀“儿”的产生和发展
三、后缀“头”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后缀“们”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数词和量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数词的产生和发展
一、基数词表示法
二、整数带尾数的表示法
三、分数表示法
四、约数的表示法
五、序数词表示法
六、数词“两”的表示法
七、零位数表示法
第二节 量词的产生和发展
一、名量词的产生和发展
二、动量词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代词的发展
第一节 人称代词的发展
一、人称代词在上古文献中的分布
二、人称代词的发展
第二节 指示代词的发展
一、指示代词在上古文献中的分布
二、指示代词的发展
第三节 疑问代词的发展
一、疑问代词在上古文献中的分布
二、疑问代词的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动词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汉语动词的特点
第二节 动态助词“了”的产生和发展
一、动态助词“了”的产生时代及其标志
二、动态助词“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三、动态助词“了”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动态助词“着”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动态助词“过”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形容词的发展
第一节 形容词在上古文献中的分布
第二节 结构助词“底”、“地”、“的”的产生和发展
一、结构助词“底”的产生和发展
二、结构助词“地”的产生和发展
三、结构助词“的”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关于系词的界定
第二节 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分布
第三节 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系词“是”产生的时代
二、系词“是”的产生及其发展
三、系词“是”的来源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语序的发展
第一节 宾语与动词、介词语序的发展
第二节 介宾结构与述谓中心语语序的发展
一、处所介宾结构位置的变化
二、工具介宾结构位置的变化
三、非比较对象介宾结构位置的变化
四、比较对象介宾结构位置的变化
第三节 数量短语与名词语序的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动结式的产生和发展
一、动结式的界定和产生时代
二、关于判断动结式产生的标准
三、动结式的产生和发展
四、关于动结式的来源
第二节 动趋式的产生和发展
一、动趋式的产生时间和标准
二、动趋式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带“得”动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带“得”动补结构的产生
二、带“得”动补结构的发展
三、结构助词“得”的来源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处置式的类型
第二节 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以”字句的产生和发展
二、“将/把”字句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处置式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一、广义处置式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二、狭义处置式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章 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被动式的界定
第二节 被动式的类型
第三节 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于”字句和“见”字句
二、“为”字句和“为N所V”式
三、“被”字句
四、“吃”字句、“教”字句和“给”字句
(一)“吃(喫、乞)”字句
(二)“教(交、叫)”字句
(三)“给”字句
第四节 被动式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一、“被”字句的来源和形成机制(附“吃”字句来源)
二、“教”字句的来源及其形成机制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语气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上古汉语语气词系统
第二节 中古、近代语气词的发展
一、语气词“了”的产生和发展
二、语气词“啊”的产生和发展
三、语气词“吗”的产生和发展
四、语气词“呢”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汉语语法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 词法的发展
一、新的虚词不断产生
(一)单音虚词的产生
(二)复音虚词的产生
二、虚词的应用不断规范
三、助词和词缀的使用日益广泛
第二节 句法的发展
一、句法手段多样化
二、单句和复句结构复杂化
(一)单句结构复杂化
(二)复句层次逐渐丰富多样
三、语序发展规范化
四、句法表达严密化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编 汉语词汇史
第一章 构词法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汉语的构词法
一、转化构词
(一)只改变词义
(二)改变词性
二、音变构词
(一)变调构词
(二)变纽构词
(三)变韵构词
(四)综合型音变构词
三、重叠构词
(一)完全重叠构词
(二)部分重叠构词
四、附加构词
五、复合构词
(一)联合式
(二)偏正式
(三)支配式
(四)陈述式
第二节 中古构词法的发展
一、单音构词法衰落
二、中古附加构词法的发展
三、中古复合构词法的发展
第三节 近代构词法的发展
一、近代附加构词法的发展
二、近代复合构词法的发展
三、近代重叠构词法的发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第一节 什么是词义的发展变化
一、义位的增减
二、义位的变化
三、义位变化与增减的关系
第二节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一、引申
二、类推
三、沾染
四、虚化
五、修辞影响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词汇的兴替
第一节 新词的产生
一、新词新义
(一)由旧词构造
(二)完全新造词
(三)借词
二、新词旧义
第二节 旧词的消亡
第三节 词汇的替换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谚语和成语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的谚语和成语
一、上古的谚语
二、上古的成语
(一)先秦的成语
(二)汉代的成语
三、上古谚语和成语的特点
第二节 中古以后谚语和成语的发展
一、中古和近代的谚语
二、中古和近代的成语
三、中古以后谚语和成语发展的特点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外来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第一节 西域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一、西域借词
二、受西域文化影响的新造词
第二节 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一、有关佛教的借词
二、有关佛教的意译词
第三节 满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一、蒙古语借词
二、满语借词
第四节 西方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一、印欧语借词
(一)完全音译
(二)音译兼义译
(三)半音译半义译
二、日译词和日语借词
(一)来自古代汉语的日译词
(二)日语新造的日译词
三、汉译的意译词
(一)利用旧词的意译词
(二)新造的意译词
四、音译词、意译词和日译词的竞争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