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OSA BETRAYED
本書是美國「台灣問題專家」柯喬治,二十多年的實際觀察與學術研究的結晶,以第一手的詳實資料為基礎,以自由主義者的觀點與關懷,描繪1941~1960之間被視為戰利品的台灣在美國與中國的拉扯下,由於自由意識與力量的闕如而導至的悲劇命運。
作者嚴謹而全面的鋪敘,當中國的流亡政權取得台灣的統治權後,「美麗的島嶼如何淪為人間煉獄」這一台灣歷史懸案,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前因與後果,已然近代化的二十世紀的台灣文化、社會、政經體制與體質,如何在前近代中國奸商官匪集團的蹂躪下支離破碎、民不聊生,不僅一手導演屠殺的慘劇,而且導至台灣整體政經人文的急速倒退…
鑑往知來,本書超越了任何意識形態的桎梏,不只客觀詳實的解析了二二八事件的文化、政治、社會的結構性因素,更提供當代台灣人進一步思考自己的命運與未來發展的歷史認知及國際視野。
Author(s): George H. Kerr & 陳榮成
Publisher: 前衛出版社
Year: 1991
Language: Chinese
Pages: 409
City: 台北
目錄
版權頁
扉頁
獻詞
台灣版序
譯者序言
事件中心
前言
謝言
導言 邊疆的傳統
第一部 華盛頓的觀點 1941~1945
第一章 開羅宣言
敵情報告——中國式
轟炸目標、時間表和宣傳
台灣的前途 備忘錄的爭鬪
「中國第一主義者」
致命的開羅宣言
第二章 「X島嶼」
炸掉!
誰該得戰利品?
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華府觀點
新島嶼政府的地位爭鬪
任命陳儀:蔣氏顯出原形
第二部 中國人占據台灣
第三章 一九四五年在台灣的「投降」
九月的解放者
中國人取而代之——靠美國的幫助
台北的面子問題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的正式投降
第四章 穿著制服的美國人
引人注目的美軍
回台軍伕的故事
台北需要永久的美國領事代表
第五章 奸商政府
台灣人對國府軍的反應
囤積居奇 高級官員的紅運
中國官員準備建設一個新的台灣
國民黨員在台當「指導者」
日人財產充公
第六章 陳儀的國家社會主義
賣不出產品的話,賣工廠罷!
輪船與鐵路 島國的交通
幕後的危機?
用別的方法來瓜分台灣
第七章 不受歡迎的目擊者
美國領事舘的雙重人格
琉球人及其他麻煩的人
中國對於外國人的批評的反應——「把事實弄清楚」
第八章 聯合國救濟總署和中國善後救濟總署的歷史
中國善後救濟總署的騙人把戲
聯合國救總的澎湖之戰
交通窒息
公共衞生和社會福利的崩潰
瘟疫和霍亂復發——「這是中國的土地了」
第三部 危機及餘波
第九章 台灣人的故事——覺醒的一年
象徵性的政府與國民黨
第一屆參議會反對陳儀
反對派領袖的崛起
第十章 認可的尋求
台灣報社造成事端
美國的責任嗎?
蔣氏夫婦訪問台北
美國的宣傳煽動不滿的怒火
參議會第二次會議把危機帶近
政府的「排外」運動
第十一章 慘案前夕
台灣人是弟兄表親或外國敵人呢?
一九四七年沒有憲法嗎?
台灣和上海的危機
二月的壟斷
一份台灣人呈送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將軍的請願書
第十二章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變
這事變是如何善後的?
「台灣人進攻美國領事舘!」
三月二日 陳儀讓步答應改革
三月三日 請求美國諒解
第十三章 美國式的鄉鎮會議
「星條旗」及其他
雪紅小姐與共產黨
青年聯盟及地方政治表現
台灣人所要求的「三十二項要求」
改革——而非反叛
第十四章 三月屠殺
星期一上午,陳儀將軍對局勢的看法
不受歡迎的外國人看到了什麼?
蔣介石對台灣事件的看法
第十五章 餘波
國民黨式的事件處理
在美國的中國新聞通報及宣傳
南京美國大使舘的情勢
外交癱瘓的開端
第十六章 「革新的行政」
魏道明夫婦的改良行政
恐怖仍繼續著
魏德邁將軍的訪問
孫科:「美國領事舘內有共產黨員嗎?」
美國替台灣建立基地嗎?
第十七章 退居台灣
蔣介石之尋求保證
捐給傳道團體的百萬元
陳誠將軍部署海島為避難所
中國戲院:委員長「退休」的上演
第四部 台灣成為「自由中國」
第十八章 轉捩點
台北,「中國的臨時首都」
在改革聲中
蔣介石復職
蔣氏被救但被牽制
第十九章 「美國共和黨五十年代」的台灣
麥克阿瑟訪台
美國大使舘對台灣的看法
一九五七年五月對美使舘的攻擊
宣教士給蔣介石的素描
第二十章 所謂「改革」背後的真面目
坑埋自由主義分子
杜勒斯先生的立場
把握實情的康隆報告
第二十一章 兩個中國?
北京準備解放台灣
「小中國」——自由主義的中國人的計劃
第二十二章 自由的台灣
嶄露頭角的獨立運動領導人
日本——逃出蔣、毛手下後的避難所
在東京的臨時政府
海外的新聲
正義的呼籲
〈附錄一〉處理委員會在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向駐台北陳儀長官提出的三十二項要求
〈附錄二〉吳國楨致國大函原文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