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良心 储瑞耕评传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one of our users. The uploader already confirmed that they had the permission to publish it. If you are author/publishe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documents,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Simply click on the Download Book button.

Yes, Book downloads on Ebookily are 100% Free.

Sometimes the book is free on Amazon As well, so go ahead and hit "Search on Amazon"

Author(s): 储亚玲, 刘锋
Edition: 1
Publisher: 新华出版社
Year: 2013

Language: Chinese
Pages: 387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楔子一
楔子二
序一 我看“杨柳青”(胡文龙)
序二 解读“储瑞耕现象”(王君超)
秉持“社会良心”,说真话
怀抱“平常心”,下基层
转型网络评论,改文风
他们如是说
做人(立德)
做事(立功)
做文章(立言)
目录
第一章 血脉
烈士遗孤
“英雄气”
人,要有点精神
千龙时评“三剑客”
“季札挂剑”义士高风
传奇无数的“南侠”展昭
平民亦英雄
江湖侠义情怀正
血亲
著者评点
第二章 儿少那时节
“烈属”的政府关照不能解决一切
人格初步形成
12—16岁 那些痛并美好的记忆
天性里的悲悯与爱心
宁肯自己受苦
“人是倔强奋斗的精灵”
寒风中挺立的野菊花
岁月里的水滴石穿
“痛悔”了几十年
英雄门弟“隔代教”
为祖母立碑
著者评点
第三章 耕耘与收获
名字的变迁
崇拜与事业
“拼命三郎”
通读《鲁迅全集》与《列宁全集》
一摞摞读书卡片
历年的作文“账单”
“流水账”——生命的脚印
上了大中学校教材的思想评论
出了国的短篇小说
《青年知识手册》
《可爱的河北》
《脊梁》——在病床上主持了20多次编委会
著者评点
第四章 兼善天下
最好的精神生活是“无私”
一句话成诺,一辈子坚守
婚礼在寄娘家举行
寄娘的智慧
亲生母亲的不解
生女儿的气
三个老人一道走
只有傻子才会来干的事情
朋友的“批”
坚持了五年多的免费英语班
无私地为别人付出劳动
有偿地感谢别人的劳动
到处为人帮忙还倒贴钱
著者评点
第五章 少年心事当拿云
“极端年代”里坚持“不走极端”
100天,3000里,徒步“长征路”
自造苦吃与人生
荒唐年月里的一腔热血
第一件事情:给中央文革写信
第二件事情:他说张春桥是“政治流氓”
储瑞=海瑞=“为民请命,冒死上书”=反革命?
他自己说“我也犯过错误”
Let bygones be bygones
著者评点
第六章 70年代几个故事
国际评论改变人生
起草毛泽东生前最后一封致敬信
发出文革后“个人奋斗”的第一声呼唤
著者评点
第七章 决非一路凯歌
承认某些方面的“不行”
果断调整写作方向
著者评点
第八章 杂文·《杂文报》·杂文延伸故事
“背水一战”与“义无反顾”
“破天荒”的第一家
影响及乎海外
呕心沥血办《杂文报》
打磨《杂文报》的专属“报格”
《杂文报》“鲁货”“鲁化”问题
媒体负责人亲自写东西
好风格的推而广之
杂文追求的无止境
省委第一书记高扬与中国新时期杂文事业
省委书记邢崇智端起了酒杯
省委书记程维高与“杂文家硬汉”
《杂文报》后的故事
著者评点
第九章 “杨柳青”20年
一个人·一个专栏·20年
中国新闻奖名专栏的成功经验
采访途中屡次犯心脏病
二十年 非等闲
一段值得被铭记的历史
“杨柳青”专栏中不得不说的重磅作品
“杨柳青”青翠的生机与活力
淬炼出储氏党报评论风格
“杨柳青”的理论价值
著者评点
第十章 文章千古事
“除了一支笔,我一无所有”
文章不可以没有自己的风格
说“真话和自己的话”
文章写给谁看?
报刊要有自己的特色
铸文先铸魂
文章同道遍天下
用钱换?不可以!
著者评点
第十一章 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微益苍生便心安
不搞舆论监督,天理不容!
“邱满囤事件”中他拍案而起
这户农民家门口一边一个厕所!
一个卫生院顶翻三级公章?
凝聚储氏智慧的“舆论监督三法”
点名道姓法
敲山震虎法
反弹琵琶法
铁嘴钢牙“啄木鸟”
对姚秀荣事不得不说的话
著者评点
第十二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
12岁时的“沉默”错事影响了他一辈子
不断地“建言”
社会公众的事
社会个人的事
思想文化的事
新闻媒体的事
朋友、年轻人的事
著者评点
第十三章 生命的鞭子
生命的痕迹与时代的风云
每天与自己对一次话
“从今天开始”还不晚
日记文体不容糟蹋
不仅“立言”还涉及“立命”、“立身”
《心灵原稿》——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著者评点
第十四章 理论追求、提炼与成熟
“补天”而非观潮起哄——评论之社会责任论
“补天意识论”
“眼睛面孔论”
“三功能论”
现实是最鲜活的源泉——评论之采访论
“花环论”
“味精论”
“评论也要采访论”
情感·哲理·文采·形象——评论之写作技巧论
“陶冶论”
“死活论”
“四要素论”
哲理
情感
文采
形象
“躲避陷阱论”
“跳舞论”
“新媒体写作追求论”
著者评点
第十五章 咬紧牙关做人
人间几度西风凉
堵住了“仕途”这扇门
公道自在人心
与天地人间坦诚相见
著者评点
第十六章 朋友之道
切肤之感
尽量不麻烦朋友与为朋友办事不怕麻烦
“记得”是相互的
批评是因为“尊重”
有时坚决“不帮忙”
边缘化、不掺合也是一种朋友之道
武汉“后生可畏”小朋友
君如“常青树”
亲兄弟明算账
订立书面的“合同”、“协议”
与一位出版商的“短兵相接”
著者评点
第十七章 心灵港湾家中事
夫妇之道
这一生 不辜负
愿在她怀中安静死去
每周只回家一次
两心总相照
并非不知情滋味
离不开老婆
一次空前受骗的故事
老妻偶尔也上当
父母儿女之道
存异求同
且放手与立规矩
故意挫磨女儿
带孩子到农村去
鼓励孩子有“怪想法”
儿女不知父母心
对儿子有鼓励也有“敲打”
家庭事 规矩办
天伦乐
不给孩子增加负担
著者评点
第十八章 传经布道
“三不朽”
到处逢人说“项斯”
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
“立功”
“立言”
一位镇党委书记的短信和邀请
清华大学研究生们眼中的储瑞耕
“一重三有”
重人格
有作品
有理论
有影响
当然有回响
数次经历“濒死感”
“遗言”建议设立“杨柳青个人言论专栏基金奖”
中宣部副部长的“肃然起敬”
反复表达捐献遗体和器官的意愿
经法律公证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利人、利众、利族、利后人的高尚生命活动
著者评点
附录一:储瑞耕各个时期代表作品选
1、国际评论代表作
发展中力量必定战胜腐朽的反动势力
2、思想评论代表作
“个人奋斗”辨
3、青年通信代表作
让生活与日记同时丰富起来
4、杂文代表作【5篇】
从“试试看”起步
说话难
膝盖功能杂论
“碰”
从廉颇、王昭君的“怨”,郭开、毛延寿的“鬼”和赵王、汉元帝的“昏”看中国人际关系万千文章之一小节
5、《杂文报》编者按语代表作
6、《杂文报》编者点评代表作
对于《新贸易场所》的点评
7、《杂文报》社论代表作
《杂文报》的一年
8、《河北日报》社论代表作
多有志士仁人建新功——祝贺省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开幕
9、《杂文报》评论员文章代表作
新的尝试
10、《河北日报》评论员文章代表作
且看诸公如何交卷?
11、小说代表作
人情
12、散文代表作
蚂蚁礼赞
13、新闻消息代表作
早报一枝春
14、新闻通讯代表作
选举前夜一席谈——访李文珊同志
15、新闻言论(20年“杨柳青”)代表作【3篇】
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
别了,“奥利安娜”!
从“于丹热”看社会崇尚
16、业务论文代表作
“感”而“文”之
17、业务论文专栏(《中华新闻报》“砚边杂咀”)代表作
记者就是记者
18、日记代表作【4篇】
1983·11·4日日记
1986·10·3日日记
2012·5·1日日记
2012·6·17日日记
19、人物评论代表作
当代杂文事业的扎实开拓者
20、悼文代表作
永远的母亲
21、评书论人代表作
人生可以无愧——读三卷本《熙亭文存》
22、网络时评(北京千龙新闻网时评)代表作
愤怒与感慨
其一
其二
其三
23、广播(河北电台)嘉宾点评代表作
“养生”要搞好 骗子要警惕
委员痛斥张悟本
养生专家统一办证
推荐真专家上电视
点评
24、《河北新闻佳作选》专家点评代表作
旧问题出来新文章——批评报道的角度和力度(点评长篇通讯《晒晒166个公章》)
25、微博“一句话点评”代表作
一、【储氏“一句话点评”5】2011年1月28日帖出
条件是相互的
信息
点评
二、【储氏“一句话点评”265】2011年5月21日帖出
杨澜的“极不安全感”
信息
点评
三、【储氏“一句话点评”719】2011年12月7日帖出
评李娜出家
信息
点评
四、【储氏“一句话点评”769】2012年1月19日帖出
理应让这位局长“吃不饱”
信息
点评
五、【储氏“一句话点评”1032】2012年5月25日帖出
党报与批评
信息
点评
六、【储氏“一句话点评”1123】2012年7月9日帖出
“手纸”故事等
信息
点评
26、长城网“渤海观潮”评论代表作
附录二:储瑞耕生平活动及著作
1946
1947
1952
1959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后记:我们为什么写这部评传?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