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方法论讨论集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one of our users. The uploader already confirmed that they had the permission to publish it. If you are author/publishe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documents,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Simply click on the Download Book button.

Yes, Book downloads on Ebookily are 100% Free.

Sometimes the book is free on Amazon As well, so go ahead and hit "Search on Amazon"

Author(s): 《音韵学方法论讨论集》编辑组
Edition: 1
Publisher: 商务印书馆
Year: 2009

Language: Chinese
Pages: 540
City: 北京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目录
郭序(郭锡良)
陈序(陈新雄)
历史音韵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驳梅祖麟在香港语言学会年会上的讲话(郭锡良)
一 王力果真不懂“同声必同部”吗?
二 不赞成古有复辅音就要逐出“主流音韵学”吗?
三 谐声现象真是上古汉语形态的反映吗?
四 同源词与汉藏比较——在古音研究中怎样对待汉藏比较?
参考文献
音韵问题答梅祖麟(郭锡良)
一 对梅氏来信中两个解释的看法
二 “一声之转”和同源词研究
三 历史比较法和汉藏诸语言的比较研究
四 古音构拟和汉藏语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去年郭锡良“复梅祖麟教授的信”
梅祖麟《有中国特色的汉语历史音韵学》讲辞质疑(陈新雄)
一 章黄学派的古音学是胡来的吗?
二 梅祖麟正式向董同龢先生学过汉语音韵学吗?
三 “林”“森”二字是什么谐声关系?
四 章黄的古音学说不是语言学吗?
五 王力真的不懂“同谐声必同部”的道理吗?
六 什么是“一声之转”?
七 还要再挑起新旧学派之争吗?
参考文献
论“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兼议汉语研究中的“全吗鬼魅法则”(鲁国尧)


参考文献
说“哂”(鲁国尧)
中国音韵学的性质与目的——从两个“事件”说起(薛凤生)
一 前言:“事件”本末
二 “事件”的性质
三 中国音韵学的目的
四 中国音韵学的性质
五 《切韵》是否代表实际语音
六 何谓“上古音”?
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王力先生的“谐声说”(唐作藩)





参考文献
汉语历史音韵学研究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评梅祖麟教授《有中国特色的汉语历史音韵学》等文章(王宁 黄易青)
一 音韵学史评价应尊重历史事实
二 汉语上古音研究应该尊重汉语事实
三 学术研究的论证方法应该科学
结语
就王念孙的同源词研究与梅祖麟教授商榷(华学诚 柏亚东 王智群 赵奇栋 郑东珍)
参考文献
梅祖麟《中国语言学的传统和创新》商榷(潘柏年)
一 前言
二 引文的误导
三 方法论的迷思
四 不够重视第一手材料的处理
五 未注意各种材料的优先性
六 重要专有名词的使用不够审慎
七 结论
参考文献
梅祖麟《有中国特色的汉语历史音韵学》读后感(曾荣汾)
一 前言
二 谐声偏旁在古音研究的价值与限制
三 一声之转到底在转什么?它真的是严重错误吗?
四 章黄学派的学说不是语言学吗?
五 我们应该努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诸家质梅文述要(何昆益)
一 前言
二 梅氏引李方桂先生言章黄学派胡来的存在
三 王了一先生对于“同谐声必同部”的看法
四 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传什么给下一棒——汉语史音韵学接力赛的省思(林庆勋)
一 从段玉裁与王念孙学术争议谈起
二 什么人无私度与音韵研究的“金针”
三 个人近代音研究启蒙的心得
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一)(孙玉文)
参考文献
汉语音韵史与汉藏语的历史比较(耿振生)
一 汉藏语的历史比较与汉语古音研究的关系
二 汉藏语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汉藏语系的范围及支系划分
(二)汉藏语系的分类标准
(三)辨别同源词和借词的方法
三 以“同源词”的比较构拟汉语古音
四 参照语音的结构类型构拟汉语古音
参考文献
论上古喉牙音向齿头音的演变及古明母音质——兼与梅祖麟教授商榷(黄易青)
一 谐声时代喉牙音先秦演变为心邪的规律
二 上古明母[m-]具有唇鼻两种“音质”,明的唇“音质”弱化后变为喉音
小结
参考文献
建设创新型语言学(节于今)
“美”字能归入微部吗?——与梅祖麟商榷(郭锡良)
参考文献
《汉语历史音韵学·上古篇》指误(孙玉文)
一 误读典籍例
二 误注古音例
三 误析汉字例
四 误定汉藏语系同源词例
上古音构拟的检验标准问题(孙玉文)
一 导言
二 上古音构拟必须解释清楚各种反映上古音的内证材料及上古音到中古音的发展演变
三 运用内部拟测法构拟上古音必须以语言事实为基础
四 类型学的证据只能作为检验上古音构拟优劣的一项旁证
五 上古音的构拟不能主观要求和亲属语言的语音音系相接近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简评潘悟云的《谐声分析与异读》(郭锡良)
参考文献
论谐声原则——兼评潘悟云教授的“形态相关”说(耿振生)
一 关于韵母层面的谐声原则
(一)韵基层面的谐声原则——“同谐声者必同部”
(二)韵尾层面的谐声原则——韵腹相同时,同部位的辅音韵尾可以互谐
(三)韵头韵腹层面上的谐声原则——介音不同可以互谐
二 关于声母层面的谐声原则
(一)高本汉的谐声原则
(二)董同龢的谐声说
(三)李方桂的谐声原则
(四)各家谐声说之比较
三 意义关系或形态关系不属于谐声原则
(一)论“右文说”——谐声偏旁是否“以义类相从”?
(二)论“形态说”——谐声关系是否为形态的表现?
参考文献
关于《小雅·正月》中“正月”的训诂问题(张猛)




参考文献
汉语历史音韵研究之辨伪与求真(周守晋)
一 关于谐声材料问题
二 关于汉藏比较和复辅音问题
三 关于《汉语历史音韵学》问题
参考文献
论“谐声”的鉴别及声符的历史音变(黄易青)
一 同形词的字符其谐声字是否同音
二 同一声符不同时地的谐声字是否同音
三 造字时形声字与声符是否音值密合
四 许慎的“某声”是否都可信
小结
参考文献
上、去二声源于韵尾说不可信(张雁)
一 去声来自-s尾不可信
二 上声来自-ʔ尾不可信
参考文献
关于“去声源于-s尾”的若干证据的商榷(李香)




参考文献
编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