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源学史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one of our users. The uploader already confirmed that they had the permission to publish it. If you are author/publishe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documents,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Simply click on the Download Book button.

Yes, Book downloads on Ebookily are 100% Free.

Sometimes the book is free on Amazon As well, so go ahead and hit "Search on Amazon"

Author(s): 殷寄明
Edition: 1
Publisher: 吉林人民出版社
Year: 2002

Language: Chinese
Pages: 371
City: 长春

扉页
内容提要
维护我国词源字源研究的尊严(代序)
目录
绪论
一、中国语源学史两面观
二、起源之早实为世界之最
三、历经八个阶段四个高峰期
四、三个流派的嬗变即通史轨迹
五、古今主要人物及成就简况
第一章 先秦:语源学诞生
第一节 朴素的语源学思想萌芽
一、子思“事自名”说的语源学意义
二、荀子对事类名类对应律的认识
第二节 诸子的“名实之辨”
一、引起名实之辨的社会原因
二、先秦十二子的名实观
三、名实之辨的语源学意义
第三节 各种典籍中的声训
一、各种典籍中的声训举隅
二、声训现象的语源学分析
第四节 《尔雅》中的同源词聚合
一、被释词同源现象抽样分析
二、同源词相训现象抽样分析
第二章 两汉:语源学崛起
第一节 语转说流派初步形成
一、扬雄是语转说流派的奠基者
二、许慎的“转注”亦与语转相关
三、郑玄的语源学功绩甚巨
(一)具有先进的语言学思想和理论主张
(二)其训诂实践树立了因声求义的典范
(三)影响、培养了声训大家刘熙
(四)拓宽了语转说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道路
第二节 声训流派蔚为大观
一、两汉小学家的声训
(一)扬雄《方言》、《法言》中的声训
(二)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声训
(三)马融《周易马氏注》、《忠经》中的声训
(四)卢植《礼记卢氏注》中的声训
(五)服虔《春秋左传注》中的声训
(六)毛亨《毛诗诂训传》中的声训
二、两汉其他人物的声训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声训
(二)刘安《淮南子》中的声训
(三)司马迁《史记》中的声训
(四)刘歆《钟律书》中的声训
(五)班固《汉书》、《白虎通》中的声训
(六)蔡邕《独断》中的声训
(七)荀悦《申鉴》中的声训
(八)应劭《风俗通》中的声训
(九)伏生《尚书大传》中的声训
(十)《春秋元命包》中的声训
第三节 《释名》是右文说的近源
一、右文说的基因与胚胎
二、《释名》对右文说的孕育之功
三、对《释名》声训的语音语义检验
第三章 三国至五代:语源学递衍
第一节 语转说发扬光大
一、《史记》三家注中的语转说
二、郭璞语转理论上的发展
三、颜师古训诂中的语转说
第二节 声训的沿用与改进
一、薛综的《“两京赋”注》
二、李登的《声类》
三、郭璞的《方言注》、《尔雅音图》等
(一)《方言注》中的声训
(二)《尔雅音图》中的声训
(三)《山海经传》中的声训
四、王肃的群经注
五、张揖的《广雅》
六、杨上善的医学典籍注
七、李善的《文选注》
八、颜师古的《汉书注》、《急就篇注》
(一)《汉书注》中的声训
(二)《急就篇注》中的声训
九、《史记》三家注
(一)《史记索隐》
(二)《史记正义》
(三)《史记集解》
第三节 右文说已显露萌芽
一、晋杨泉《物理论》中的有关论述
二、晋崔豹《古今注》中的推源
三、晋郭璞的右文说门径
四、唐颜师古有据声符推源之例
五、五代徐锴《说文系传》中的端倪
第四章 宋代:语源学转向
第一节 王安石、陆佃的语源谬论
一、王安石统以形声为会意
二、陆佃沿袭乃师王氏之说
第二节 右文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王圣美明确提出右文说
二、右文说的迅速发展
(一)张世南
(二)王观国
(三)郑樵
(四)吴淑
(五)戴侗
三、右文说的价值与不足
(一)右文说的价值
(二)右文说的局限性
第三节 语转说及声训的流延
一、戴侗有“一音之转”说
二、郑樵开语转说科学化之先声
三、贾昌朝《群经音辨》中有声训
第五章 明代:语源学合流
第一节 方以智语源学之功甚巨
一、首次提出“原”、“推原”概念
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推求语源
三、以语源学方法贯通各领域的研究
第二节 李时珍能综合运用语源学方法
一、以声训方法推源
二、以右文说方法推源
三、以语转说方法推源
第三节 黄生在语源学方法上饶有创新
一、对前人语源学方法的全面继承
(一)以方言求雅言语源的方法
(二)声训方法
(三)右文说方法
(四)语转说方法
二、语源学研究方法上颇多创新
(一)多角度地探讨语音亲缘关系
(二)破假借以解字群
三、以语音为枢纽辨析联绵词
第六章 清代:语源学鼎盛
第一节 戴震构筑了语转说科学化框架
一、提出“声义互求”、“从声原义”之主张
二、将传统的语转说纳入了科学化轨道
第二节 王念孙宏观围观研究俱有创获
一、通过同源词考释展现词汇发展大势
叠韵转语
二、微观研究中的声训呈百川灌海之势
第三节 段玉裁取得右文研究的新成就
一、提出了“声义同原”、“以声为义”说
二、全面考察了许书形声字的声中之义
第四节 探求语源之风盛行于小学之林
一、黄承吉提出过一系列重要理论
(一)“字从言制”
(二)“声为义之大纲”
(三)“声通则义象通”
(四)“声音为训诂之本”
(五)“字义起于右旁之声”
(六)俗字亦“必有所本”
(七)“凡制一字,必先有一字为其所起之鼻祖”
二、程瑶田倡“声随形命,字依声立”说
三、朱骏声多角度地透视音义关联
四、王筠以为声为造字之本、用字之极
五、郝懿行努力探寻声音训诂之原
六、阮元的训诂亦以语音为钤键
七、龚自珍有“声与言,文字之祖”说
第七章 近代:语源学革新
第一节 章太炎开创学术新体系
一、诸多先进、科学的理论倡导
二、完成了语转说科学化的使命
三、以方言推寻“难通之语”的语源
第二节 沈兼士“字族学”上的创获
一、归纳声系形声字字族
二、以字族解释右文分化规律
三、提出推求语源的新方法
四、揭示联绵词的音变规律
五、以字族学方法通训诂
第三节 黄侃寻求语源的种种努力
一、申张章说强调音形义三者兼顾
二、强调研究语言务求其语根
三、在训诂中努力寻求语源
四、揭示形声字记词的原理与规律
五、探讨相反义同出一源现象
第四节 杨树达于语源学亦多有发明
一、从语法学角度揭示同源词的孳乳
二、倡“造字时有通借”说
三、考释了大量的汉语同源词
四、描写了声符载义的复杂情况
第五节 刘师培、高本汉等人的学说
一、刘师培有“字义起于字音说”
二、梁启超主张从声纽上探讨语源
三、高本汉传入语音构拟方法
第八章 当代:语源学独立
第一节 基础理论体系业已形成
一、王力关于同源词的研究
(一)修正了判定同源词的古音标准
(二)多角度地探讨同源词的产生
(三)关于同源词的其他论述
二、陆宗达、王宁的一系列理论
三、齐冲天提出“声韵语源”说
四、任继昉率先构筑其体系框架
五、基础理论体系已形成的体现
第二节 同源词考释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张舜徽的《说文约注》、《演释名》
二、藤堂明保的《汉字语源辞典》
三、黄永武的《形声多兼会意考》
四、王力的《同源字典》
五、廖海廷的《转语》(《声训词典》)
六、张希峰的《汉语词族丛考》
七、刘钧杰的《同源字典补》
第三节 重要专题的研究亦有突破
一、联绵词研究
二、流俗语源研究
三、语源学史研究
四、语源义研究
五、语源辞典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